无SSN/ITIN申请美国AmEx信用卡的方法【2023.8更新2:正式不支持无SSN/ITIN在线申卡了】

AmEx正式执行这个政策了(虽迟但到),右侧红框内写明必须有SSN/ITIN才可以在线申请,左侧原本是可选的,现在是必填的。想要用护照申请,你可以考虑打电话,参考下文。

「传闻08/23起,不再支持无SSN/ITIN申请】无SSN/ITIN申请美国AmEx信用卡的方法

欢迎加入「美卡攻略-潮酷社群」知识星球,文末有二维码入口。同时,欢迎加入永久免费星球「美卡攻略-行天下」

2023.8更新2】AmEx正式执行这个政策了(虽迟但到,推后了一周执行),右侧红框内写明必须有SSN/ITIN才可以在线申请,左侧原本是可选的,现在是必填的。想要用护照申请,你可以考虑打电话,参考下文。无SSN/ITIN申请美国AmEx信用卡的方法【2023.8更新2:正式不支持无SSN/ITIN在线申卡了】

2023.8更新】美国博主awardwallet最近发了一则博文,引发了大家广泛讨论。

大概意思就是,自2023年8月23日起,必须提供SSN或者ITIN才可以申请Amex信用卡,但是Nova Credit以及AmEx官方都没有公开的说明,只有AmEx给affiliate方发了邮件通知。

Currently, it is optional to provide a Social Security Number (SSN) or an Individual Taxpayer Identification Number (ITIN) during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if an applicant selects the checkbox that says “I don’t have a credit history in the US, but have had a credit card or loan in Australia, Brazil, Canada, the Dominican Republic, India, Kenya, Mexico, Nigeria, Philippines, South Korea, Switzerland or the United Kingdom.” Starting August 23rd, 2023, SSN or ITIN will be required.

「传闻08/23起,不再支持无SSN/ITIN申请】无SSN/ITIN申请美国AmEx信用卡的方法

「美卡攻略-潮酷社群」知识星球内也有广泛讨论,犹豫再三,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给吃瓜群众理一理:到底如何无SSN/ITIN申请美国AmEx信用卡

至于AmEx是不是真的要执行“必须填入SSN/ITIN”才能申请,我的看法是:

  • 线上非GT法的申请:有可能(当然,可能GT法也会连带要求)
  • 电话申请:不可能

总体,还是希望不执行吧。毕竟现在的方法真的很便利。

背景

有SSN/ITIN申请美国Amex信用卡的方法我们就不介绍了,而且相信未来会成为主流,尤其人在美国境外的“云居民”,申请美国税号ITIN是绝对必须的。本文主要介绍无SSN/ITIN申请美国Amex信用卡的方法。

目前主流的无SSN/ITIN申请AmEx的方法,包括:

  • Nova Credit法:适合美国境外指定地区(不适合中国地区)
  • Nova Credit衍生的方法(SSN留空法):适合美国境外大部分地区(含中国地区)
  • Global Transfer法:适合美国境外大部分地区(中国大陆除外)
  • 无效SSN法:适合美国境外大部分地区(含中国地区)
  • 电话申请:适合美国境外大部分地区(含中国地区)

备注:这里的中国地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方法,你都需要有

申请方法

下面我们简要介绍下这些方法:

Nova Credit

前提:

  • 不需要有美国信用记录,但需要有Nova Credit认可的国家的信用记录
  • 目前只支持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多米尼加共和国、印度、肯尼亚、墨西哥、尼日利亚、菲律宾、韩国、瑞士或英国(未来会扩展更多国家、地区)。

缺点:

  • 不在认可国家(地区)内,则无法直接申请

其他说明:

  • 有开卡奖励

申请方法:

  • 利用Nova Credit认可国家的信用记录,直接在Amex官方(含refer链接)申请Amex信用卡
  • 利用Nova Credit认可国家的信用记录,直接在Nova Credit官网申请Amex信用卡(就不能含refer链接了)

关于Nova Credit,最早见2019年笔者在美卡101写的博文:

https://www.uscreditcards101.com/amex-can-access-credit-report-from-aus-uk-ind-ca-mx-through-nova-credit-without-ssn/

Nova Credit是一家跨境信用机构,帮助来没有美国信用记录的人,将其其他国家的信用记录转换为美国同等的信用评分,以帮助这种移民者或者初次入境美国的人们提供信用记录参考以及获取金融、生活产品。包括:

  • ‍‍‍美国信用卡,主要是美国AmEx信用卡
  • 美国电话服务
  • 美国贷款,主要是车贷、房贷
  • 国际学生贷款

「传闻08/23起,不再支持无SSN/ITIN申请】无SSN/ITIN申请美国AmEx信用卡的方法

相信大家平时在申请美国AmEx信用卡的时候会看到这个页面

「传闻08/23起,不再支持无SSN/ITIN申请】无SSN/ITIN申请美国AmEx信用卡的方法

点击完,跳转Nova Credit即可。具体操作就不阐述了,大部分读者用不到这个方法。

SSN留空法

前提:

  • 如果不在Nova Credit认可国家内(比如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那么你必须要有美国信用记录
  • 直接在Amex官方链接(含refer链接),SSN/ITIN页面直接留空申请

其他说明:

  • 这个方法2019年有效至今了,不公开写是因为太bug了
  • 有开卡奖励
  • 必须要用一定的美国信用记录,一般认为至少三个月
  • 最好需要有Amex的持卡记录(可以是副卡),最好有Amex网银账户(副卡可以建立)【非必需】
  • 如果你没有美国信用记录,直接用这个方法,系统会提示你填入Nova Credit的信息
  • 方法不是100%成功,有一定概率被拒或者要求提供4506-C、银行账单、Banker签名等(最早很少这些审核的,几乎100%成功,现在越来越多审核)
  • 如果你的手机有caller ID(post paid plan),成功率会大增

这个方法是由Nova Credit衍生的变种,是一个史诗局的改进,虽然Nova Credit本身不是给中国玩家服务的,但是却可以转化为中国玩家服务,带来了史无前例的“中国玩美卡”体验。所以,自2019年来,由于太Bug了,笔者从未正式写过这个技巧,只在「美卡攻略-潮酷社群」知识星球提及。这个方法,可以实现:

  • 无ITIN/SSN申请AmEx主卡
  • 可以走Refer链接申请(适合你给家人开卡,且自己赚取Refer)

申请的前提你需要把SSN选项打勾,这样就不需要填入SSN/ITIN了,这一栏要留空:

「传闻08/23起,不再支持无SSN/ITIN申请】无SSN/ITIN申请美国AmEx信用卡的方法

之后,你会看到申请页面或者邮件里面有提醒,让你打电话。打电话过去(电话有几个,都可以):

  • 申请页面内的电话:7/24可打
  • 邮件内的电话:工作日可打

「传闻08/23起,不再支持无SSN/ITIN申请】无SSN/ITIN申请美国AmEx信用卡的方法

  • 报Reference Number给客服
  • 系统判定是否需要ID审核、是否需要验证收入(4506-C)【如果需要,必须先解决这两个审核】
  • 无需ID审核或者审核通过后,客服会问你是否有SSN,回答可否用护照
  • 验证护照信息(号码、有效区、发行地等)
  • 最后问一句你是不是军人,回答不是

走完这个流程,客服就会告知批卡了,额度多少。「美卡攻略-潮酷社群」知识星球有大量大家分享的申请经验。

无效SSN申请

前提:

  • 必须填入无效的SSN(可以在官方查看哪些号段是无效的)
  • 禁止乱填有效的SSN(盗用他人SSN是美国联邦重罪)
  • 必须要有一定的美国信用记录,一般认为至少三个月

缺点:

  • 基本上后续会串美国信用记录。不处理的话,会影响申请其他银行的信用卡(比如Chase)

其他说明:

  • 有开卡奖励,可以相互Refer
  • 最好需要有Amex的持卡记录(可以是副卡),最好有Amex网银账户(副卡可以建立)【非必需】
  • 这个方法不推荐。因为:大家都这么干,你会被串美国信用记录的,对你并不是好事,所以我们很不推荐。尤其是用同一个无效SSN申请的人,这也是我这里不放任何无效例子的原因。
  • 方法不是100%成功,有一定概率被拒或者要求提供4506-C、银行账单、Banker签名等(最早很少这些审核的,几乎100%成功,现在越来越多审核)
  • 如果你的手机有caller ID(post paid plan),成功率会大增

SSN是有很多无效的,最早大家就利用 000-00-0001 来申请Amex主卡或者给家人添加Amex副卡,但是这个方法很快被封了。但是Amex不会封掉所有无效SSN,所以你可以多试几个无效SSN(特别强调,一定要用无效的)。这个方法的本质是让Amex系统判定你填错SSN了,找你补,这时候你打电话,补护照即可批卡。

之后,你会看到申请页面或者邮件里面有提醒(跟“留空法”一样),让你打电话。打电话过去:

  • 报Reference Number给客服
  • 系统判定是否需要ID审核、是否需要验证收入(4506-C)【如果需要,必须先解决这两个审核】
  • 无需ID审核或者审核通过后,客服会问你是否有SSN,回答可否用护照
  • 验证护照信息(号码、有效区、发行地等)
  • 最后问一句你是不是军人,回答不是

走完这个流程,客服就会告知批卡了,额度多少。

Global Transfer(GT)

前提:

  • 不需要有美国信用记录
  • 必须拥有其他国家、地区的AmEx信用卡及网银账户(不包括中国大陆)

缺点:

  • 不包括中国大陆Amex

「传闻08/23起,不再支持无SSN/ITIN申请】无SSN/ITIN申请美国AmEx信用卡的方法

其他说明:

  • 非常适合有其他境外Amex的人,相当给力,几乎不会吃ID审核

Global Transfer(GT)也是经典的Amex下卡方法了,并且Amex最近几年改进很好,直接在申请页面就可以进行GT了,这样就可以刷offer跟相互refer了。

「传闻08/23起,不再支持无SSN/ITIN申请】无SSN/ITIN申请美国AmEx信用卡的方法

之后就是傻瓜式操作,具体操作方法就不阐述了。

电话申请

前提:

  • 不需要有美国信用记录,但最好有
  • 申请过程中,需要直接报护照作为ID信息(自然支持中国护照)

缺点:

  • 有开卡奖励,但是是公开的比较低的开卡奖励
  • 无法相互Refer

具体信息:

  • 电话:1-800-243-3888
  • 时间:from 6 a.m. to 2 a.m. ET, any day of the week.

「传闻08/23起,不再支持无SSN/ITIN申请】无SSN/ITIN申请美国AmEx信用卡的方法

操作就不演示了,你打了就知道。

风险提醒

需要注意,如果你期望通过挂AmEx副卡来产生美国信用记录,这里面是有一个风险的。那就是一旦一个人被FR导致关账户,账户上有主副卡关系的,会连带被FR,如果无法提供4506-C,没有报税记录或者收入不足,那么等待你的将会是“杀全家全家桶”。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因为:

笔者经历过AmEx“杀全家全家桶”,所有家人们的主卡都是利用“留空法”相互refer申请的)。所以,笔者再次提醒:
  • 别乱开副卡给不认识的人(尤其不要交易,风险过高)
  • 开副卡给家人、且未来要开主卡的,请谨慎玩卡

目前尚不确定AmEx是否会08/23真的执行必须填SSN、ITIN进行申请的政策,如果是的话,申请一个ITIN即可。不过ITIN有效名额不多了,ITIN是数字9开头的已经被申请到991-xx-xxxx了(今年年初还是98x-xx-xxxx),HT:「美卡攻略-潮酷社群」知识星球

「传闻08/23起,不再支持无SSN/ITIN申请】无SSN/ITIN申请美国AmEx信用卡的方法

总结

  • 如果传闻靠谱,那么8月23日之后,“SSN留空法”将死亡。那么有效的方法只剩下“无效SSN法”(不是很推荐)、“GT法”跟“电话申请法”了。
  • 如果你(你的家人)对“留空法”感兴趣,且有了一段时间的美国信用记录,那么建议在8月23日申请下,还是挺香的。

最后,如果你对在中国申请美国信用卡(或者在美国境申请、使用美国信用卡攻略),以及相关副业感兴趣,欢迎加入「美卡攻略-潮酷社群」知识星球。我们有IRS CAA嘉宾、美国公证员(Notary)嘉宾,定期在星球内赠送免费办理名额。

「传闻08/23起,不再支持无SSN/ITIN申请】无SSN/ITIN申请美国AmEx信用卡的方法

欢迎加入👇👇👇

「传闻08/23起,不再支持无SSN/ITIN申请】无SSN/ITIN申请美国AmEx信用卡的方法「传闻08/23起,不再支持无SSN/ITIN申请】无SSN/ITIN申请美国AmEx信用卡的方法

「传闻08/23起,不再支持无SSN/ITIN申请】无SSN/ITIN申请美国AmEx信用卡的方法

「传闻08/23起,不再支持无SSN/ITIN申请】无SSN/ITIN申请美国AmEx信用卡的方法

如需添加作者微信或者加入读者群,在公众号后台输入“好友”,即可扫码添加作者。欢迎咨询各类问题。

有空的话,请给本文打个分!
[Total: 1 Average: 5]

原创文章,作者:美卡攻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usccstrategy.com/apply-amex-cards-without-ssn-or-itin/

Like (0)
Previous 2023年8月28日 pm4:53
Next 2023年9月20日 am8:00

相关推荐

Available for Amazon Prime